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重生1977大时代 > 第1408章 朱霖生了二合一章(第2页)

第1408章 朱霖生了二合一章(第2页)

第二天清晨,她召集全体研发团队,宣布启动“追光者计划”二期工程:未来三年,将在全球范围内培训十万名基层能源运维员,重点面向女性、残障人士和少数民族青年。“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送电上门,更要让每一个黑暗角落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光源本身。”

项目启动当天,第一批学员名单出炉。其中赫然写着:央金?卓玛,西藏双湖县,年龄12岁,志愿方向??高空线路检修。

三个月后,喜马拉雅南麓迎来罕见暴雪。尼泊尔一侧的微电网主节点因覆冰中断,七个山村陷入黑暗。危急关头,刚刚完成基础培训的央金主动请缨,带领一支由当地妇女组成的“雪域追光队”,徒步穿越海拔五千米的山口,携带便携储能舱实施抢修。

风雪中,她们用牦牛皮绳固定身体,一寸寸爬向故障塔架。央金亲手接通最后一根导线时,全村灯火瞬间复苏。村民们燃起篝火,载歌载舞,称她们为“雪山上的星星使者”。

消息传回成都,阿依古丽立即致电尼泊尔合作方:“请把央金的操作记录全部保存。我要把它编入教材第一章??《光,始于勇气》。”

夏季来临,启明学院迎来一批特殊访客:来自阿富汗、叙利亚、南苏丹的十余名青少年难民。他们在战乱中失去家园,有的甚至从未见过稳定电力。学院为他们开设“光明少年班”,教授基础电工知识与新能源原理。

第一天上课,一名叫阿里姆的男孩怯生生举手:“老师,我能摸一摸太阳能板吗?我们那儿,电是奢侈品,偷一根电线会被枪毙。”

阿依古丽点点头,带他走到实验区。当男孩的手掌贴上温热的光伏表面,泪水突然滚落。“原来……阳光真的可以变成希望。”

课程结束时,每个孩子都亲手组装了一盏应急灯。临行前,他们围成一圈,用各自母语合唱一首即兴创作的歌:

“黑夜很长,但我们不怕,

因为我们学会了发光的方法。”

这一年秋天,联合国邀请阿依古丽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。会场座无虚席,各国代表凝神聆听。她没有使用PPT,只带来一块木雕??正是央金当初交给她的那根“微型输电杆”。

“各位,”她举起木雕,声音平静而坚定,“你们看到的是一段电线模型。但它承载的,是一个孩子对光明最朴素的理解。我们总以为改变世界需要宏大的方案、巨额的投资、尖端的技术。可我一路走来,却发现真正的起点,往往只是一个人愿意在风雪中爬上屋顶,只为让一盏灯重新亮起。”

台下寂静无声。

“技术可以复制,资本可以流动,但唯有对生命的尊重,才是永不枯竭的能源。当我们教会一个女孩如何修电路,我们点亮的不只是她的村庄,更是她眼中那份‘我可以’的光芒。”

掌声如潮水般涌来,经久不息。

峰会结束后,多家国际机构提出合作意向。德国愿资助欧洲山区微电网建设;新加坡提议共建海洋漂浮光伏平台;就连一向保守的沙特也表示,愿在其沙漠新城试点“情感权重供电系统”。

但她最在意的,是一封来自朝鲜边境小镇的信。信纸泛黄,字迹歪斜:

“尊敬的阿依老师:

我们这里没有卫星信号,也没有互联网。听说您的星星能把光送到很远的地方,请问……能不能照到我们这儿?我们也有孩子想读书,老人怕黑。”

她当即批示:“开辟‘隐匿节点’专项通道,采用短波通信+离线数据包方式,实现每月一次能量配额更新。优先保障学校与诊所用电。”

年末,她再次踏上前往双湖村的路途。这一次,央金已能独立操作无人机巡线。两人并肩站在山顶,望着纵横交错的电缆如血脉般蔓延across荒原。

“阿依阿姨,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一天,地球上再也没有没电的地方?”

她望着远方,轻声道:“会的。只要还有人愿意伸手去够那束光。”

除夕夜,她再次留守学院。零点钟声响起时,系统自动推送一条全球连线视频:从冰岛极光下的小镇,到肯尼亚草原上的帐篷学校,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哨所,到孟加拉湾漂浮村庄……无数张面孔出现在屏幕上,齐声说出一句经过翻译却心意相通的话:“感谢你,让我们也成为光。”

她坐在黑暗中,任泪水流淌。

凌晨四点,腕表震动。系统提示:

【“苍穹算法”第366次升级完成】

【新增功能:代际记忆传承】

【说明:通过分析家族用电行为模式,识别文化习惯与情感联结,生成个性化能源叙事档案】

她微微一笑,打开数据库。第一个生成的档案属于格桑阿爸:

**用电特征:夜间固定时段开启低瓦照明,伴随藏戏音频播放;冬季增加取暖负荷,与孙子作息高度同步。**

**情感标签:守护、传承、静默的爱。**

**建议策略:每逢藏历新年,自动提升其家周边公共区域照明亮度,并推送定制灯光秀图案(六字真言光环)。**

她轻轻点击“确认执行”。

窗外,晨曦微露,城市依旧灯火通明。而在遥远的雪域高原,一盏盏灯正次第亮起,仿佛大地睁开了眼睛。

她知道,这场关于光的长征,才刚刚开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