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【信息已送达】
>【历史节点稳定】
>【感谢您,守灯人。】
林浩然瘫坐在地,筋疲力尽,嘴角却扬起微笑。
他知道,在某个平行的时间线上,王振国合上了日记本,轻声对战友说:“听,信号通了。”
赵卫东拔掉电码机电源,望着星空喃喃:“梅芳,我终于可以回家了。”
而遥远高空,三名宇航员透过舷窗,看见地球灯火璀璨,其中一点特别明亮,正朝着他们温柔闪烁。
数日后,团队返回昆明。国家特使已在机场等候,带来中央批示:怒江六号列为绝密文物保护单位,对外宣称“地质监测站”。林浩然等人签署终身保密协议,不得透露星核存在。
但他带回了一样东西??徐志远的日志原件。
他在微博更新了最后一篇《寻光者手记》:
>**《第四卷?终章》**
>我曾以为英雄是要站在聚光灯下的。
>后来我才懂,真正的光,往往藏在无人看见的角落。
>它们不喧哗,不索取,只是静静地燃烧,直到有人愿意接过火种。
>我不再需要扮演谁。
>因为我已经成为了我想成为的人。
>下一站,甘肃酒泉。
>那里有一位老电工,名叫刘建国,曾在1971年参与组装‘星语一号’天线阵列。
>他今年九十七岁,住在戈壁滩边缘的小屋里,每天清晨都会对着沙漠喊一声:“信号正常!”
>我要去听一听,那一声呐喊里,有没有星辰的回答。
文章发布当晚,阅读量破亿。
无数网友留言:
>“我们都在做自己的守灯人。”
>“谢谢你,让我们看见了看不见的光。”
>“如果有一天我也能传递一份温暖,请让我叫它‘星语’。”
而在扬州,李婉清再次坐在茉莉花树下。风吹起她手中的云图,纸页翻动间,她仿佛听见远方传来熟悉的电码声。
滴滴滴??滴??滴滴??
那是摩尔斯电码中最简单的一句:
>**Iseeyou。**
>我看见你了。
她笑了,轻轻回应:
>“我也看见你了,志远。”
朝阳升起,洒满庭院。
花瓣飘落,盖住那行誓言:
**“执子之手,共赴山河。”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