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捉妖 > 第717章 报仇(第1页)

第717章 报仇(第1页)

蛇族常令城。

“蛇圣大人,根据消息,海面上的那些狐族,已经大规模的前往洪江府附近,不知道是想要做什么。”

一座宅院内,常晓玉正品着茶水,听着旁边的常坤汇报着关于洪江府那边的情况。

“。。。

夜深了,山外的风卷着雪粒拍打冰壁,昆仑绝顶的寒气已凝成霜晶,悬在残碑边缘如泪滴。那座由光影铸就的**回音楼**早已隐入云层,只偶尔在雷雨之夜浮现轮廓,钟声遥荡千里,不坠凡尘。而无名的名字,也渐渐被传成了神话??有人说他是上古遗仙转世,有人说是九幽归魂重临人间,更有人画下他的像,供在家中角落,逢年过节焚一炷香,求个“不忘”。

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,那道通往**虚忆之隙**的门,并未彻底关闭。

它只是沉睡,在每一个子时三刻,当万籁俱寂、人心最易松懈之际,便会悄然开启一丝缝隙。那些未能安息的记忆,依旧会渗出些许低语,缠绕梦境,扰动思绪。于是,每隔三年,总会有孩童突然背诵起百年前战死将士的家书;老人在弥留之际,竟能清晰说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王朝更迭细节;甚至有渔夫在月下收网时,听见海底传来整支船队齐唱《禹典?航志》的悲歌。

这些异象,起初被当作怪谈流传,直到一位年轻道士在西北荒原拾得半片青铜残片,其上铭文竟与传说中的“净音司”符令完全一致。他循着锈迹走向戈壁深处,发现一座被黄沙掩埋的地下祭坛,中央石台上,静静躺着一只断裂的钟舌??正是当年无名所持钟片的一部分。

钟舌微颤,每逢朔月便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嗡鸣。

消息传开后,各地承忆者纷纷响应。东海的守夜人在潮汐间吟诵亡者姓名;西域驼队穿越沙漠,在每一处驿站点燃忆火;南疆苗寨则以血蚕丝织成“听心幡”,插于山巅,任风吹动,代为传声。忆藤也在五大山脉扎根蔓延,枝蔓交错,形成一张横贯九州的记忆脉络。人们相信,只要这网络不断,回音楼就不会真正消失。

然而,平静之下,暗流从未止息。

京城虽废“忘忧工程”,但新的权谋仍在滋生。忆政司改头换面,更名为“宁策院”,表面倡导“理性记忆”,实则推行“选择性传承”。他们编纂新版《国史纲要》,将清心真人之事轻描淡写为“前朝误信方士”,把无名称为“偏执狂热之徒”,称其唤醒虚忆之举“险些引发天地崩裂”。更有甚者,开始秘密回收民间流传的《承忆录》抄本,美其名曰“统一校勘”。

与此同时,西北戈壁那座废弃的新城遗址中,每到深夜,总有粉雾从地底渗出,顺着干涸河床流向远方。牧民说,那是“静髓”的余毒,尚未散尽。而曾被解救的囚者,多年后竟陆续出现异状:他们不再流泪,也不再做梦,说话时语调平直如机械,仿佛灵魂被抽去了一角。

最令人不安的是,盲童消失了。

连同那只左耳带朱砂红的小狐狸,一夜之间踪影全无。唯一留下的,是在昆仑山脚一间破庙的墙上,用炭笔画下的符号??正是古忆文中“**门将再启**”四字。

三年后的春分,江南小镇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村落。奇怪的是,死者并无病症,只是安静闭目,脸上带着诡异微笑,宛如沉入永眠。医者束手无策,唯有村中老妪察觉异常:“这些人……走之前都在喃喃自语,说什么‘好安静啊’‘终于听不见了’。”

一名游方郎中路过,取死者脑后发丝置于铜镜之上,竟映出淡淡粉光。他脸色骤变,连夜赶往东海,找到了守夜人首领??一位曾参与诵读《实录》的老渔妇。

“静髓重生了。”他说,“而且这次,它学会了伪装。不再是强行抹除记忆,而是让人自愿遗忘痛苦,沉迷安宁。它正在通过梦境传播,像瘟疫一样潜入人心。”

渔妇沉默良久,点燃一支由忆藤灰烬制成的蜡烛。火焰幽蓝,映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名??那是三十年来所有被守夜人记住的亡者之名。她低声问:“回音楼还能回应吗?”

郎中摇头:“回音需有声可应。可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开口了。他们觉得记太多太累,不如活在当下。孩子们唱的不再是《宁息谣》,而是宫廷新谱的《太平曲》??歌词里没有牺牲,没有离别,只有花好月圆,岁岁安康。”

话音未落,窗外忽起狂风。屋檐下悬挂的一枚金蝉壳剧烈晃动,发出清脆一响:叮??

紧接着,东南方向天际泛起微光,不是日出,也不是星辰,而是一道蜿蜒如蛇的银线,自海面升起,贯穿云层。那是忆藤的主脉感应到了危机,正将讯号传递四方。

七日后,五路使者齐聚昆仑旧址。

他们带来了东西南北中的记忆结晶:东海鲛人泪凝成的珠、西域千年胡杨芯里的声纹、南疆蛊瓮底沉积的叹息、北狄冰棺中封存的最后一句遗言,以及中原百姓在清明夜写下的十万张名字纸条。众人合力,将这些投入冰台中央的凹槽之中。

刹那间,大地震颤,冰雪崩裂。

一道虚影缓缓浮现,形貌模糊,却让所有人跪地垂首??那是无名的轮廓。

“你们不该唤醒我。”虚影开口,声音像是千万人同时低语,“每一次共鸣,都会撕裂现实与虚忆之间的薄障。若再来一次大规模开启,黑洞将无法遏制。”

“可静髓正在吞噬记忆本身!”渔妇泣声道,“它不止夺走悲伤,连爱与勇气也在消退!去年边关告急,竟无一人愿参军,都说‘何必为过去的事拼命’!我们的孩子,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牺牲了!”

虚影久久不语,最终轻叹:“所以……只能走最后一步了。”

他抬起手,指向天空。只见原本空无一物的苍穹,忽然浮现出九颗黯淡星辰,排列成钟形。那是**第九钟**真正的所在??不在人间,不在黄泉,而在群星之间,由历代承忆者的信念凝聚而成。

“三百年前,大禹王立下‘宁神计划’之初,并非为了控制,而是为了保存。”无名的声音穿透时空,“当时天下大乱,战火焚尽典籍,先贤恐文明断绝,遂以秘法采集人类集体记忆精华,封存于星轨之上,化为‘九钟镇魂阵’。每一口钟,都承载一个时代的核心精神:第一钟是‘信’,第二钟是‘义’,第三钟是‘勇’……直至第九钟‘真’。”

“可后来,权力腐化了初衷。朝廷怕‘真’钟觉醒会动摇统治,便斩断其联系,只留下八钟运转。而最后一环,便是你们所说的‘虚忆之隙’??它并非坟墓,而是‘真’钟的容器,容纳所有被压制、被扭曲、被掩盖的真实。”

众人震撼难言。

“所以清心真人所炼‘静髓’,本质是在抽取‘真’的能量?”郎中颤声问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