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永宁百日那天,薛凤麟大摆宴席,遍请京中世家,为其子祝贺。连二皇子也前来恭贺,还带来了一柄前朝名将的宝剑作为的贺礼!
这宝剑乃是特殊工艺制成,不锈不腐,数百年过去仍然程亮如新。这工艺如今业已失传,再无人可以复制,可见这宝剑价值如何贵重!
二皇子年后平乱之后就被封为太子,送来如此至宝,自是表达了看重薛家的意思。
这般尊荣,也不是人人得享,就连薛凤麟也有些惶恐,只觉得这贺礼实在是有些太贵重了。
“我这贺礼,也不全是因着你这次的功劳。”二皇子开口说道:“实则是因着你夫郎的一点儿善举,让我心中感念。”
薛凤麟一怔,看向沈宣。沈宣正抱着薛永宁,与各家内眷在一起说笑。他身边还有一个有些熟悉的人影,正是丰家的哥儿丰舒明。
丰舒明自年前与沈宣认识了以后,倒是仿佛自来熟了一般。
年后沈宣产子,丰舒明就亲自过来问候,还送来了不少贺礼。后面又来了几次,渐渐便与沈宣成了好友。
此时那丰舒明的发髻上,插着一支碧玉簪,水头极好,正是二皇子当日交给沈宣的那只。
“丰家的哥儿,已经许了人家。”二皇子沉默了一阵儿,才开口说道:“大理寺丞梁家的长子梁有为,听说为人踏实能干,在国子监里口碑也是不错,今年秋天就要下场考试了。”
薛凤麟没有接话,只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站在一旁。二皇子……不,应该叫太子了……也已经择好了太子妃。
只是那太子妃的人选既不是姚金陵也不是孙菲菲,而是晋武帝钦点的督察院张大人之女张妙儿。并令其中秋之后,便与太子举办婚礼。
张大人手上并无实权,但却是晋武帝的心腹。晋武帝钦点他的女儿做了太子妃,自也有其深意。
这等决议,自是无人敢反对,那姚家与孙家也歇了与太子联姻的心思。众人只一股脑的恭喜太子,又夸晋武帝眼光卓绝,让太子得了张妙儿这般贤德的好女为妃。
“我听闻你与梁家的公子已经订了亲?”沈宣看了一眼丰舒明头上的发簪开口问道。
“是也。”丰舒明点点头道:“听闻梁公子为人和气,梁家家风也正,我父母对这门亲事是很满意的。”
“你自己满意么?”沈宣眨了眨眼,试探的问了一句。
丰舒明闻言顿了顿,才摸了摸头上的发簪,勾了勾嘴角说道:“是太子殿下说的媒,他眼光自是好的,我能有什么不满意的?”
沈宣一怔,忍不住看了一眼二皇子的方向,便见他目光正好看向这边,毫不掩饰的落在丰舒明的身上。
太子妃已定之事,沈宣自是也早就知道了。他心中有些感慨,默道皇家之事果然麻烦,也是这两人有缘无份了。
时间一晃而过,又是三个月后,中秋佳节,太子大婚,养在乡下的沈从霜也诞下了一个女儿。
沈宣得了庄子上送来的信,里面满是沈从霜诉苦自己在乡下过的如何艰难,才想起自年前薛凤鲤将人送走以后,自己就忘记了他还有这么一个妾室。
如今沈从霜既诞下了孩子,那信上说的又十分可怜,养在条件不好的庄子上到底也说不过去。
薛凤鲤虽然是待罪之身,被软禁在院中不得而出,但也还算是薛家的一员,倒不如将沈从霜接回侯府养着算了。
沈宣派了人去庄上,将沈从霜与他的女儿带了回来。
沈从霜原本就身材纤细,去了乡下大半年,也不知是怎么养的,生完了孩子竟看起来有些骨瘦嶙峋,瞧着在乡下的确是过的不好。
薛凤鲤如今已是罪人,沈家又被贬到了外地。沈从霜在京中是一个撑腰的也没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