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nbsp;nbsp;nbsp;“有任务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是滑协和杂志社牵头的,有个专访,还有拍摄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杂志的名字很耳熟,是国内的龙头企业,和运动员还有些渊源,每逢大赛都会办一次专刊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这时尚圈也是让他们闯进来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当天下午,杂志方就委任了助理送来合同,大概的拍摄思路和销量分成都说清楚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过那些钱进的是滑协口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叶绍瑶想了想她和季林越的角色定位,大概就是帮协会赚外快的小蜜蜂吧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只有我和季林越吗?”她问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其他冬季项目也有参与拍摄,但他们已经在上个月拍摄完毕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一言以蔽之,她和季林越是封面人物,拍摄计划敲定得久一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冬奥专刊会在立春时开售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到时正值开幕式,杂志销量会因赛事热度水涨船高,反之,冬奥会也可以吸引一批杂志的固定受众。
nbsp;nbsp;nbsp;nbsp;相得益彰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……
nbsp;nbsp;nbsp;nbsp;能出基地透透气,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谁家好人会在假期六点半起床?
nbsp;nbsp;nbsp;nbsp;除了她和季林越两个怨种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坐上滑协派的商务车,从郊区驶向另一个郊区,等到拍摄地点,太阳才刚升上来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哦,首都难得雪后初霁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和拍摄团队打了照面,叶绍瑶和季林越就被工作人员带到化妆间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按照之前定下的,他们会有两组妆造,一组是自带表演服,在首都冰上中心拍摄,一组则将地点定在冰上中心外的公园,风格比较日常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没有可以打发时间的乐子,叶绍瑶任由粉扑在脸上拍打,时不时蹦一句话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你们安排的时间很早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按照时间表上的进度,大概到下午就能结束所有拍摄和采访工作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因为下午有比赛,我们只租到半天场地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镜头之外的板墙上已经换好新的横幅,这里即将举办首都市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小廖,摄影师在催了,赶紧把两位老师带过去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转场到训练中心,坐在内场换上冰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灯光师把照明设备调试完毕,这氛围,乍一看挺正式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脚上的冰鞋是自带的拍摄道具,又像武器一样,被冰场吸引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叶老师,我们今天是拍摄,不需要准备热身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不好意思,职业病犯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被这么一提醒,叶绍瑶在后面的拍摄中不太能放开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助理刚示范的动作,在她的模仿下,又是另一种味道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是因为镜头,所以不自在吗?”摄影师也不恼,在旁边耐心指导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笑了笑,没回答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职业缘故,他们还挺常和摄像机打交道。
nbsp;nbsp;nbsp;nbsp;甚至在IA练时,学校也会有专门的摄影师傅,每天扛着自己的家伙事在冰场晃荡,给他们拍摄比赛背后的纪录片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这样摆出刻意的动作,让她并不习惯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林越也明显感觉到她的僵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