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然是为渡众生。”
“既如此,”她轻轻放下茶杯,“今日我所做之事,不正是在渡人吗?若佛法真能普度,又何必惧怕一门心法传播于世?难道你们的道,经不起比较?”
释玄哑然。
良久,他长叹一声:“小姐辩才无碍。但我仍需带回李公子,由方丈亲自裁决。”
“可以。”言斋主点头,“但他若不愿走,你便不得强留。”
释玄颔首:“合乎情理。”
于是召李公子至前。
言斋主只问一句:“你想去哪儿?”
李公子环顾四周??这里有秦梦瑶温润的目光,有广南东咧嘴的笑容,有厉胜男挑衅的挑眉,也有慈航静冷漠中的关切。他想起昨夜共诵《第十九篇》时心中涌起的光明,想起自己第一次不再因“红尘剑意”而自责,反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明。
他跪地,向言斋主三拜:“弟子愿留。”
释玄闭目良久,终率众离去。临行前留下一句话:“因果轮回,自有报应。”
当天傍晚,又有西域使者来访,自称来自大食国教“拜火神殿”,听闻程淮秀斋传授“无欲之道”,特来求取真经。接着是南诏巫祝、辽东萨满、昆仑遗族……各方势力纷纷遣使探查,或诚心求道,或意图窃取。
言斋主一律接待,但从不轻易授法。她设下三关:
第一关,静坐七日,不眠不食,观心自省;
第二关,入幻阵一趟,直面内心最深恐惧;
第三关,于万人之前坦白一生罪愆,不得隐瞒。
三关皆过者,方可聆听《李兆廷典》前三篇讲解。
半月之内,仅三人通过。
其中一人竟是昔日盐帮杀手“断肠刀”赵九,他在万人大会上哭诉自己曾为钱财连杀十二口无辜妇孺,请求赐死赎罪。言斋主却道:“罪不可赦,但心可救。从今日起,你每日背一具尸体上山安葬,直至百具,方可入门。”
赵九嚎啕大哭,伏地叩首千次。
此事传开,江湖震动。
有人讥讽程淮秀斋沽名钓誉,也有人称其为“人间净土”。朝廷方面始终沉默,唯有大理寺少卿私下来访,试探询问是否愿意接受敕封,成为官方认可的“正统道场”。
言斋主婉拒:“我门不属朝廷,也不属江湖,只属天地良心。”
那一夜,她在藏典塔独自焚香祷告。
烛火摇曳中,她取出一枚玉簪,轻轻插入发髻。那是三十年前,程淮秀临终前留给她的唯一信物。
“师兄,”她低声呢喃,“你说过,等梨花再开时,我们就一起退隐。可你走了,天下却越来越乱。我不能再等了……这一局棋,我替你下了。”
窗外,第一片梨花瓣悄然坠落。
与此同时,千里之外的皇宫密室中,皇帝亲手展开一幅地图,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大门派的位置。他在“程淮秀斋”四个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,嘴角浮现笑意:
“棋子已动,大局可期。”
而在西南某处幽谷,一座漆黑祭坛缓缓升起。十二具尸傀围绕中央石棺旋转,阴气冲天。一个沙哑的声音缓缓响起:
“……原始天魔,借怨而生……今有纷争起,人心乱,可借势归来……”
棺lid缓缓开启,一只苍白的手伸了出来。
风暴,已然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