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寒霜千年 > 第308章 皇帝下线(第2页)

第308章 皇帝下线(第2页)

正是他曾在疤痕灼痛时“看见”的那句呐喊。

更惊人的是,随着声音浮现,屋内所有金属物件??铜铃、铁盒、甚至墙上的图钉??都开始轻微震颤,频率与录音同步。

“这不是一个人的声音。”沈知白闭目聆听,“这是许多人的意识叠加在一起,通过濒死状态短暂突破了梦导系统的封锁。”

年轻人颤抖着说:“过去三十年,共有两千一百六十三名‘思想矫正对象’在临终前产生类似脑波。我们以为那是神经崩溃的杂讯……但现在看,它们全在重复同一句话:‘把问题种进土壤’。”

沈知白睁开眼:“所以你们一直在帮我们保存证据。”

“不。”年轻人摇头,“我们只是没能彻底消灭它。有些东西……根本杀不死。”

当晚,沈知白召集所有留在书院的人,播放这盘磁带。当那句“把问题种进土壤”第三次响起时,窗外忽然刮起旋风,卷起满地落叶,在空中拼出一个巨大的问号形状,停留足足十七秒才消散。紧接着,全球多个城市的监控系统同时捕捉到类似现象:东京上空云层裂变为符号;撒哈拉沙暴绘出古文字;甚至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报告,地球夜晚的灯光分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对称图案,宛如一张覆盖整个星球的问答网络。

科学家称之为“集体意识共振事件”,宗教团体视其为神启,而政府则紧急召开闭门会议,商讨是否启动“终极净化协议”??一项尘封已久的计划,旨在通过全球范围的心理频率干扰,彻底抹除人类对抽象质疑的能力。

但计划还未实施,便遭遇内部瓦解。

两名高级研究员叛逃,携带着核心资料现身乌溪河畔。他们揭露,“终极净化”的真正目的并非维护稳定,而是服务于一个更庞大的工程:建造“绝对服从型文明模板”,用于未来星际殖民。他们打算在地球上先行试验,成功后再推广至其他星球。

“他们想造一个没有疑问的种族。”其中一人说,“一个永远听话、永不反抗、甚至连‘自我’都不需要存在的新人类。”

沈知白听完,久久不语。最后,他走到井边,俯身掬起一捧温泉水,倒入陶碗中。水面微微荡漾,映出星空与人脸交错的影像。他轻声说:“他们忘了,问题不是病毒,而是生命本身。只要你还有心跳,就会有不解;只要你还会爱,就会有怀疑;只要你曾失去,就会追问意义。”

他举起陶碗,向众人示意:“这水来自地心深处,三十年前枯竭,如今复涌。它不靠人力,不靠科技,只因某种更深的连接重新接通。就像此刻,全世界有无数人在梦中醒来,写下一句话,寄往未知地址;有无数孩子在课堂上迟疑片刻,最终仍举起手说:‘老师,我不懂。’”

“这就是种子。”他说,“早已埋下,从未死去。”

数日后,一场自发的“全球静默日”席卷各地。

在这一天,人们约定不做任何陈述性发言,只提出问题。街头广告牌被涂改为问答栏;电话客服系统自动切换为倾听模式;连军事基地的广播也都暂停口号播报,改为循环播放民众投稿的疑问录音。

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联合国总部。

一位来自战区的少女代表走上讲台,不说诉求,不开谴责,只念了一份清单:

>“我六岁时问妈妈,炸弹为什么会落在学校?她说因为有人恨我们。我问,恨能炸死人吗?她哭了。”

>“我十二岁那年,哥哥参军阵亡。牧师说他是英雄。我问,英雄一定要死吗?他说这是荣耀。我再问,那为什么你不去荣耀?”

>“我现在十五岁,我想问:如果我们一直忙着定义对错,谁来教会我们如何共存?”

全场寂静。秘书长起身,脱下领带,轻轻放在桌上,然后拿起一张白纸,写下自己的问题,投入台前的火盆。火焰腾起,照亮了所有人低垂的脸。

与此同时,乌溪河畔的书院收到一封无名信。

信纸是用孩童作业本裁成的,字迹稚嫩:

>“爷爷说我不能乱问问题,不然会被抓走。可我还是想问:如果坏人也能吃饱穿暖,他们还会打架吗?我把这个问题写在风筝上了,今天放飞了。希望它能飞到您那儿。”

沈知白读完,老泪纵横。他命人制作了一千只同样的风筝,每只都写上一个问题,于春分日集体放飞。风助其势,越飞越高,直至消失在云层之中。

数周后,南太平洋某孤岛居民报告,海滩上漂来数百只破损风筝,上面的问题已被海水浸染模糊,但仍有几行清晰可辨。当地人将它们拼接修复,挂在村中祠堂,命名为“天问之翼”。

而就在那天夜里,全球新生儿啼哭频率出现异常一致的升高,医学专家检测发现,这些婴儿的脑电波活动模式,竟与当年钟网初启时的数据高度吻合。

沈知白坐在灯下,再次翻开那本《终章?未完》。

风吹动书页,停在最后一行未完成的句子上:

>“也许有一天,我们会忘记所有答案,但只要还记得怎么提问……”

他拿起笔,没有续写,而是轻轻在句末画了一个圆点。

不是句号,也不是省略号,而是一个小小的、完整的圆??像一颗种子,像一颗心,像一口未曾敲响却已然震动天地的钟。

窗外,山樱再度盛开,花瓣随风落入井中,一圈涟漪扩散开来,仿佛时间本身也在回应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