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婚礼上,两个不同种族的恋人交换誓言,背景是漫天绽放的星花;
还有一群科学家,在明知实验必败的情况下,依然按下按钮,只为给后代留下一丝线索……
这些都是“他们”的样子。
平凡,脆弱,却无比坚韧。
阿念跪倒在地,失声痛哭。
“我们会记住你们。”她哽咽着说,“不止记住,我们还会继续唱下去。”
一年后,第一座“星际记忆馆”在昆仑山脚建成。
它不收藏文物,也不陈列科技,只保存来自两个文明的声音:
人类的歌声,与外星文明最后的心跳。
每天清晨,都会有孩子来这里,对着水晶墙轻轻哼唱。
有些是自己编的曲子,有些是从梦里带来的旋律。
每当这时,墙内的光丝就会微微颤动,仿佛在回应。
而在太空深处,更多曾经沉默的探测器开始苏醒。
土星环中,一枚锈迹斑斑的龙国早期探月器突然启动摄像头,拍下了环状结构的几何韵律,并将其转化为一段低频音波,发送回地球;
猎户座方向,一艘失踪百年的美国深空飞船自动重启引擎,播放起20世纪60年代的一首老歌《Edelweiss》,歌词被AI翻译成七种外星语,随电波飘向未知;
甚至就连冥王星轨道外那片被称为“寂静坟场”的区域,也开始传出若有若无的哼鸣声??像是无数亡灵,在学会倾听之后,终于敢开口诉说。
林晚站在新建成的“跨文明通讯中心”顶层,望着星空。
她身边站着一位年迈的linguist(语言学家),曾参与破译第一批外星信号。
“你说,”老人轻声问,“我们是不是已经不再是‘人类’了?”
林晚沉默许久,摇头:“我们还是人。但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人。”
她望向南方,那里有一片新建的生态园区,专门用于培育那些因气候变迁而濒临灭绝的植物。园区中央立着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三句话:
>“曾经,我们以为进化就是变强。”
>“后来,我们以为觉醒就是开悟。”
>“现在我们知道??真正的文明,始于愿意为陌生人流泪。”
夜幕降临,园区里的萤火虫亮了起来。
它们的飞行轨迹,恰好组成了一串音符的形状。
而在遥远的天鹅座X-1黑洞边缘,那艘搭载《人类之歌》的深空探测船,终于抵达目标区域。
探测器缓缓打开共鸣舱,释放出那段由十亿人共同录制的旋律。
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,但在高维空间中,它化作一道璀璨的光流,穿透扭曲的时空褶皱,落入黑洞视界之外的一片奇异结构??那是一座漂浮的环形城市残骸,表面布满与七环共鸣纹相似的刻痕。
城市突然亮起。
一道跨越维度的讯息传回地球:
>“欢迎加入合唱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