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一简定生死,万魂判君权。”
李沉舟亲赴敦煌查看,归来后神色凝重。他找到秦砚,低声问道:“你有没有感觉……我们正在被某种力量推动?不只是历史,而是未来?”
秦砚站在窗前,望着远处学堂里读书的孩子们,轻声道:“或许,从第一盏心灯点亮时起,我们就已不再掌控方向。我们只是顺流而下,驶向注定的审判之日。”
李沉舟皱眉:“你是说,守心者的精神,已经超越个体,成为一种……天道意志?”
“不是天道。”秦砚摇头,“是民心。当千万人共同相信一件事,它就会成真。当千万人坚持说‘不对’,就连命运也会动摇。”
***
半年后,守心堂启动“星火计划”??选拔百名杰出学子,分赴九州最黑暗之地:盐铁专营的黑矿、奴婢买卖的暗市、军屯贪腐的边镇……他们不带兵,不执权,只带铜牌与纸笔,记录真相,传播理念。
其中最远的一支,抵达极北流放地。那里曾是陈怀礼家族的坟场,如今荒草连天,寒风如刀。学生们在雪地中挖出一块残碑,上面刻着半句诗:“宁为直折剑,不作曲全钩。”
就在此地,他们建起第一所“雪原守心屋”,收留逃奴、流民、弃儿,教他们识字,教他们说“不对”。
三个月后,当地官府派人驱赶,称其“聚众惑民”。带队的是一名年轻学子,名叫周砚(与秦砚同名不同字),他站在屋前,手持铜牌,面对刀兵,朗声道:
“你们可以烧屋,可以抓人,但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记得这句话??‘此事不对’??你们就永远赢不了。”
那夜,风雪漫天。可第二天清晨,守心屋虽成废墟,但屋前雪地上,竟自发出现了数百个脚印,围成一圈,每一双脚印旁,都放着一盏小小的冰灯。
消息传回长安,秦砚读完战报,久久不语。他取出珍藏十年的那幅小女孩的画??“妈妈”。画纸已泛黄,可那盏歪歪扭扭的灯,依旧明亮。
他提笔,在日记最后一页写下:
>“我曾以为,英雄是孤身闯入黑暗的人。
>后来才懂,英雄是那些在黑暗中依然相信光的人。
>而真正的胜利,不是某个人站上高位,
>而是千万普通人,终于敢低头看看自己的手??
>然后发现,那里面,原本就握着火种。”
写罢,他合上日记,推开窗。
春风拂面,远处学堂传来朗朗诵书声:
>“识一字便是一盏灯,
>问一句就是一场雷。
>心光不灭,薪火相传。”
他微微一笑,转身离去。
身影渐远,融入青山之间。
而在北邙山轮回井旧址,那朵白花悄然结出一枚果实,通体透明,内里似有星光流转。
某夜,果实裂开,飞出一点萤火,悠悠升空,化作一颗新星,悬于天际,终年不灭。
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话:
“当你真心说‘不对’时,
天上会亮起一颗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