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华娱:顶流女星养成 > 第552章 意犹未尽(第2页)

第552章 意犹未尽(第2页)

“我希望学校别再逼我们背标准答案。”

“我讨厌大人总说‘你还小,不懂’。”

最后一个女生站起来,低着头说:“我……我想替我爸道歉。他是农民工,在工地偷过材料。大家都骂他没良心,可我不知道怎么解释??他是为了凑齐我上大学的学费。”

教室一下子安静了。

宋词看着她,轻声问:“那你现在还想替他道歉吗?”

女孩摇头,眼眶红了:“我不想道歉了。我想让大家看见他的难处。”

那一刻,宋词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。那个在宿舍楼顶录下第一段AI语音的穷学生,也曾无数次咬紧牙关,只为争取一次被听见的机会。

他掏出手机,打开录音功能,递给女孩:“把它说出来吧。不用修饰,不用表演,就用你本来的样子。”

她接过手机,深吸一口气,开始讲述。

十分钟的独白,没有金句,没有煽情,只有琐碎、沉重、真实的家庭账本。宋词全程未打断,录完后只做了一件事:将音频上传至“回声计划”专题页,标题定为《一个父亲的债》。

第二天清晨,这条音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搜。有网友留言:“原来所谓‘道德败坏’的背后,藏着这么多不敢哭出声的夜晚。”更多人发起众筹,短短十二小时筹集八十万,足够支付女孩四年的学费。

而更深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。

上海一所重点高中宣布,将在语文课中增设“真实写作”单元,鼓励学生记录身边人的故事;广州某电视台推出新栏目《普通人日记》,全部由素人投稿并亲自朗读;就连一向保守的央视新闻客户端,也在首页开辟“草根之声”专栏,每日推送一条来自基层用户的语音留言。

这一切,都被归入“火种效应”的范畴。

然而风暴从未远离。

就在“千女千声”项目启动前夕,迪拜方面传来紧急消息:三名入选学员在入境体检时被查出携带违禁品??实则是栽赃陷害。幕后黑手很快浮出水面:沙特极端保守派势力联合部分宗教领袖,公开谴责该项目“蛊惑女性脱离家庭职责”“传播西方堕落思想”,并威胁若不停止,将切断与腾达的一切合作。

宋词立即飞往中东。

抵达当晚,他受邀参加一场由多位海湾国家女性学者参与的秘密沙龙。地点设在阿布扎比一处私人别墅内,所有人蒙面出席,通过变声器交流。一位年逾六旬的老教授颤抖着说:“我已经教了四十年文学,却从未敢在课堂上提及自己的名字。你们带来的不只是技术,是尊严。”

宋词听着,心中翻涌。

次日,他在王室顾问陪同下面见迪拜酋长。对方神情凝重:“政治博弈远比科技复杂。我们可以保护第一批人,但无法保证第二批、第三批。”

宋词点头:“我不求您承担全部风险。我只要求一件事??允许这些女人自己决定是否前行。”

酋长沉默良久,终是答应。

于是,“千女千声”改为自愿报名+匿名筛选机制,所有培训资料加密传输,结业作品发布前由参与者自行评估安全等级。更有数十名已成功移民海外的阿拉伯裔女性主动回归,担任远程导师。

首期开班那天,宋词并未出现在典礼现场。

他在一间地下录音室里,陪着第一位登台的女孩调试设备。她叫玛哈尔,二十岁,曾因在网上发表诗作被家族软禁两年。此刻她戴着头巾,手心出汗,反复问:“如果我说错了怎么办?”

“那就改。”宋词说,“或者重来。这里没有完美标准,只有真实存在。”

灯光亮起,摄像机启动。

玛哈尔开口的第一句话是:“我的名字,是我自己取的,意思是‘月光穿透云层的那一瞬’。”

全场静默,继而爆发出热烈掌声。

同一时间,北京训练中心内,陈露正在录制新歌。

经历了“我不是标本”事件后,她的心理状态趋于稳定,甚至主动申请加入“倾听者计划”,成为首批认证评论员之一。这次的新作名为《静音键》,歌词写道:

>“他们给我戴上光环,又怕我开口太响,

>于是悄悄在我的喉咙装了个开关。

>可今天我要按下解除,

>让所有被删减的哭喊,都回到声波中央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