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七零易孕娇娇女,馋哭绝嗣京少 > 第611章江远青被报复(第1页)

第611章江远青被报复(第1页)

本来还是有一些情分在的,看到江倩倩如此不知好歹,他们的心也凉了。

他们江家又没做错事,如今还要被人记恨,实属冤枉。

“那怎么办?需不需要我们帮忙?”

方婉如还是有些担心,毕竟江倩倩挺不要脸的,给江舒棠找麻烦怎么办?

“妈,没事儿,她想开就开,我的东西也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的。”

有些东西江舒棠是去申请了专利的,而且这卫生巾看起来好做,各方面都需要严格把控。

只要质量有点问题,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麻烦。

江倩倩真。。。。。。

夜色如墨,高原的风在铜铃塔外盘旋,发出低沉呜咽,仿佛无数未竟之语仍在地底游走。阿岩刚踏进研究楼,策勒便迎了上来,手里攥着一份刚打印出的数据报告,指尖微微发颤。

“全球十三座塔的共振频率开始同步了。”他声音压得极低,像是怕惊醒某种沉睡的力量,“不只是共鸣,是……在构建一个网络。就像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,正在形成一张覆盖地球的情感回路。”

阿岩接过报告,目光扫过那一串串跳动的数字与波形图。最下方一行标注刺入眼帘:**意识传导延迟已降至0。3秒??接近实时共感。**

他心头一震。这意味着,某个孩子在莫斯科哭泣的瞬间,悉尼的老人能同时感受到那股悲伤;格陵兰冰层下老猎人的孤独,能在青海湖畔被七岁女童梦见。这不是信息传递,是**情绪的直接移植**。

“聆生呢?”阿岩问。

“在画图。”李婉从实验室走出来,神色复杂,“他已经画了整整两个小时,一句话不说,只是一遍遍涂改同一幅画。”

他们走进观察室。聆生坐在小桌前,面前摊开十几张纸,每一张都画着同一个场景:一口井,井口缠绕着红绳,井边站着两个女人,一个年轻,一个年迈,彼此背对,却又有无数细线从她们的心口延伸,交错缠绕,最终沉入井底。

“这是你妈妈和外婆吗?”阿岩轻声问。

聆生停下笔,抬头看他:“不是妈妈,是曾外婆林素华,还有……另一个她不认识的女人。”他指着画中那个年轻的背影,“她说她也丢了孩子,但没人信她死了。他们说她是疯子,把她关起来。”

空气骤然凝滞。

李婉猛地想起什么:“1978年,除了江聆,格尔木气象站附近还有一起失踪案??一个叫周芸的孕妇,孕期八个月,某天夜里独自出门找猫,再没回来。警方搜了半个月,只在井沿发现一只绣花鞋。”

策勒迅速调出档案,投影墙上浮现出泛黄的照片:一位温婉女子,眉眼含笑,手中抱着一只白猫,背景正是QH-07井旁的小屋。

聆生盯着照片,忽然喃喃道:“她不是去找猫……她是听见井里有哭声。她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提前出生了,在喊她。”

所有人脊背发凉。

这口井,不止埋葬了一个江聆。它成了所有被忽视之痛的容器。那些无人相信的呼救、被当作妄想的预感、被斥为“矫情”的悲伤,全都在这里沉淀,发酵,最终化作“心井”的根脉。

“我们错了。”阿岩缓缓坐下,“我们一直以为‘倾听计划’是从零开始建造桥梁,可实际上……它早已存在。林素华没有创造‘心井’,她只是唤醒了它??这个由人类集体创伤自然形成的地下共鸣系统。”

策勒倒吸一口冷气:“你是说,这根本不是科技,是……生态?”

“对。”阿岩点头,“就像森林里的菌丝网络,把树木连成一体。而‘心井’,是情感的菌丝。每一个被忽略的灵魂,都是其中一颗节点。当痛苦足够深,执念足够强,它们就会自发共振,寻找出口。聆生不是唯一载体,但他是最完整的接收器。”

话音未落,警报声突兀响起。

策勒扑向控制台,屏幕上赫然跳出一条红色预警:**格陵兰冰晶耳蜗已完成构造,正向大气层发射低频声波,频率匹配人类婴儿啼哭(500Hz±20)。**

“它在对外广播!”策勒震惊,“而且用的是新生儿的第一声哭!那是人类最原始、最纯粹的求救信号!”

阿岩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江聆站在雾中的模样。“只有疼过的人,才懂得别人的疼。”她不是在说同情,是在说**识别**??一种跨越时空的疼痛共鸣。

“它不是在求救。”他睁开眼,声音坚定,“它是在呼唤同类。那些曾在黑暗中独自哭泣的生命,无论生死,都会听见。”

就在此时,聆生突然站起来,走到墙角的黑板前,拿起粉笔,一笔一划写下第四条公约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