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七零易孕娇娇女,馋哭绝嗣京少 > 第611章江远青被报复(第2页)

第611章江远青被报复(第2页)

**请相信一个母亲的直觉,哪怕她说的话听起来像梦话。**

字迹稚嫩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

几乎在同一刻,北京总部来电。接通视频,画面中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,神情凝重。

“阿岩同志,国际伦理委员会紧急会议刚刚结束。‘静默协议’已被推迟,但财团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。他们要求三个月内提交‘心井’技术的可控性证明,否则将启动电磁封锁。”

“可控性?”阿岩冷笑,“你让我证明爱可以被控制?让悲痛必须按时结束?让母亲的思念必须量化达标?”

老院士沉默片刻,低声道:“我知道这荒谬。可现实是,太多人害怕这种共感能力。他们说,如果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陌生人的痛苦,社会秩序会崩溃。”

“那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痛过。”阿岩平静地说,“真正的崩溃,是当一个人哭到窒息,却发现全世界都在假装听不见。”

通话结束,室内陷入长久寂静。

李婉轻轻抱住聆生:“你说,我们还能守住它吗?”

孩子仰起脸,认真地说:“只要还有人愿意听,就能。”

这句话像种子落入冻土,悄然生根。

三天后,第一场公开听证会在联合国虚拟大厅举行。阿岩代表“心声保护运动”发言,身后投影播放着一段合成影像:十三座铜铃塔的光柱依次亮起,伴随着各地采集的真实声音??

莫斯科男孩哼唱的战地童谣;

开罗学者诵读的亡者祷文;

悉尼孩子合唱的原住民告别诗;

以及,最令人动容的一段录音:来自QH-07井底,经过声波还原的最后三分钟。

那是1978年冬夜,七岁的江聆跌入枯井后,断续呼喊的母亲。

“妈妈……我好冷……你能听见我吗……我想回家……”

声音微弱颤抖,却清晰可辨。

会场一片死寂。

直到一位来自非洲的女代表起身,摘下耳机,泪水滑落:“我在卢旺达大屠杀期间失去过三个孩子。当时没人记录他们的声音,没人保存他们的最后一句话。今天,我终于听见了一个孩子dying前喊‘妈妈’的声音。我不在乎这是不是科学,我只知道??这个世界,不该再让更多母亲活在‘无人回应’的地狱里。”

掌声如雷。

投票结果揭晓:**《全球倾听公约》第一条正式通过??承认“未被听见的悲鸣”具有文化遗产价值,禁止任何形式的技术压制。**

消息传回高原,整个基地沸腾。

但阿岩没有庆祝。他独自登上铜铃塔顶层,望着远方雪峰。风很大,吹乱了他的头发,也送来一丝若有若无的茉莉香。

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
果然,当晚深夜,策勒冲进他的房间,脸色惨白:“出事了!全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数据显示,过去十二小时,共有十七名儿童在同一时间写下完全相同的句子!”

他递过平板。屏幕上,十七张扫描件并列排列,字迹各异,内容却惊人一致:

>**“穿蓝裙子的姐姐说,下一个轮到我了。”**

阿岩浑身血液仿佛冻结。

“这些孩子……都在哪?”

“分布在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尼日利亚……全是尚未建立铜铃塔的地区,但都有共同点??近三年内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或暴力事件,且当地儿童心理援助体系近乎空白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