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围棋:谈恋爱哪有头衔战重要 > 211章 绝艺完败鹿棋圣终成传奇(第1页)

211章 绝艺完败鹿棋圣终成传奇(第1页)

“优势,明显的优势!”

“能够看到,鹿棋圣是唯一一个在与绝艺的交锋过程中,能维持胜率领先的棋手啊。”

在这一刻,随着大风车的复杂定型结束,几乎所有正在关注比赛的职业棋手都深感震惊。

。。。

夜雨淅沥,敲在棋室的玻璃窗上,像某种遥远而熟悉的节拍。林知远没有开灯,只让月光与路灯的微光交织着洒进来,映在那副“心弈无界”的云子棋具上。黑子如墨玉沉静,白子似霜雪含光,它们静静躺在棋罐里,仿佛仍在回味首尔决赛那一盘惊心动魄的对弈。

他轻轻取出一枚白子,指尖摩挲着它的温润边缘,忽然想起江晚晴在颁奖礼后说的话:**“我们赢了,但真正重要的是,有人开始问:为什么不能这样下棋?”**

这句话像一颗埋进土壤的种子,正悄然生根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“棋心计划”教学系统的自动提醒:今日有三名新学员完成初级评估,其中一名听障少年在“节奏预判测试”中达到A级标准,建议进入协同训练组。

林知远笑了。这孩子叫周野,十二岁,先天性耳聋,但视觉敏锐度远超常人,曾在一次模拟对抗中仅凭对手执子的手腕抖动提前两秒判断出落点。更难得的是,他在团队协作测试中展现出极强的情绪共感能力??当搭档因失误焦虑时,他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,用缓慢而稳定的落子动作传递安抚信号。

这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“非声协同”潜力者。

第二天清晨,林知远和江晚晴一同前往杭州基地。春意渐浓,西溪湿地的柳枝已抽出嫩芽,空气中浮动着湿润的青草香。教室外的公告栏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手绘作品,一幅题为《我们的棋》的画格外醒目:画面中央是一张巨大的棋盘,四周坐着不同模样、不同姿态的孩子??有的戴助听器,有的手持盲文棋谱,有的坐在轮椅上,但他们的眼神都望向同一个方向,手中共同托起一颗发光的棋子。

江晚晴驻足良久,指尖轻抚画纸边缘。她转身,在便签上写下一句话贴在画旁:**“你们不是被选中的人,你们是开创者。”**

课程开始前,林知远站在讲台前,看着围坐成圈的孩子们,声音温和:“今天不教定式,也不讲死活。我们来玩一个游戏??‘沉默中的对话’。”

规则很简单:两人一组,背对背坐着,不能回头,也不能用手语或文字交流。每人面前有一块触觉信号板,通过震动频率传递信息。目标是让两人在十分钟内,仅靠震动信号,共同决定并落下一子于虚拟棋盘的同一位置。

教室瞬间安静下来。

第一组是周野和一名视障女孩小舟。起初,信号混乱交错,一个急促短震,一个缓慢长波,彼此无法解读。几分钟过去,进度停滞。周野额头渗出细汗,手指紧紧扣住信号板边缘。

江晚晴悄然走近,在他肩上轻轻一按。

那是他们训练中约定的“暂停键”。

周野深吸一口气,缓缓松开手,改为掌心平放于板面,开始以极规律的节奏发送一组重复信号??三短一长,三短一长,如同心跳的节拍。

小舟忽然身体一震,手指猛地在空中虚点一格。

系统提示音响起:“匹配成功。”

全班爆发出掌声。

林知远走上前,蹲下身问小舟:“你怎么知道是他想下在那里?”

女孩微微一笑:“他刚才的节奏……像我爸爸哄我睡觉时拍背的样子。我知道,那是‘安心’的意思。”

那一刻,林知远感到胸口一阵发烫。

这不是技术,是情感编码;不是算法,是记忆共振。

课后,他和江晚晴坐在办公室整理数据。窗外雨又下了起来,雨滴顺着玻璃蜿蜒滑落,像无数条无声的讯息。

“我们在做的,已经不只是教围棋了。”他低声说,“我们在建立一种新的语言体系。”

江晚晴点头,打开平板,调出一份正在撰写的论文草稿??《基于多感官整合的协同决策模型在智力运动中的应用初探》。她指着其中一段:

>“传统认知模型假设信息处理是线性的:感知→分析→决策。但在非声协同实践中,我们观察到一种‘环形反馈’机制:协作者的情绪状态影响主将的专注度,主将的身体语言反向调节协作者的心理锚定,二者形成动态平衡。这种闭环并非由逻辑驱动,而是由信任维系。”

她抬头看他,眼神认真:**“我想申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,把这个项目正式立项。”**

林知远怔住。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??从民间实验走向学术认可,从个人探索变为制度化研究。这一步跨出去,再回来就难了。

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他问。

她用力点头:**“不是为了证明我能做什么,而是为了让那些曾经被认为‘不适合下棋’的孩子,能理直气壮地说:这是我的路。”**

他沉默片刻,忽然起身拉开抽屉,取出一本红皮证书??那是他去年获得的“春兰杯”冠军奖状。

“拿去。”他说,“附在你的申报材料后面。告诉评审委员会,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受益者,是我。”

她眼眶一热,却没有接,只是伸手覆上他的手背,轻轻比划:**“我们一起写的剧本,别一个人领奖。”**

一周后,基金申报成功获批。消息传来那天,整个“棋心计划”团队聚在一起吃火锅。热气腾腾中,陈默举杯笑道:“以后别人问我是干什么的,我终于可以说:我是中国第一批‘情感支持官’!”

众人哄笑。

唯有李星河安静地夹了一片豆腐放到江晚晴碗里。他是那个在首尔赛场上与陈默并肩作战的视障少年,如今已成为训练营的助教。他看不见大家的表情,但他听得见笑声的温度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