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围棋:谈恋爱哪有头衔战重要 > 211章 绝艺完败鹿棋圣终成传奇(第2页)

211章 绝艺完败鹿棋圣终成传奇(第2页)

饭后,林知远独自回到棋室,打开电脑,登录国际围棋联盟官网。一封新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,发件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文化遗产与科技融合项目”负责人。

内容写道:

>“贵方提交的‘非声协同围棋实践案例’已通过初审,拟纳入‘全球非物质文化创新保护名录’候选名单。评审团特别关注该模式如何重新定义‘人类智慧表达的边界’。请准备十五分钟陈述视频,并附真实对局影像资料。”

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,手指悬在键盘上方,迟迟未动。

这不是荣誉,是责任。一旦列入名录,这套体系将不再属于他们两个人,也不再属于中国队,它将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产。这意味着更多话语权,也意味着更多争议与审视。

他拨通江晚晴的电话。

她听完,沉默了几秒,然后用手语回复(他知道她习惯在这种时刻用手语思考):**“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合作比赛吗?你说你怕听不清我的提示。现在呢?”**

“现在?”他苦笑,“我现在怕全世界都听懂了,却没人真正看见。”

她摇头:**“那就让他们看。不是看我们赢了多少盘棋,而是看有多少孩子因为这套规则,第一次敢说自己想下棋。”**

他闭上眼,想起羽原义郎临走时的话:“最高境界不是胜负,而是相契。”

第二天,他们开始录制陈述视频。

没有华丽布景,只有最朴素的场景:杭州基地的教室里,周野与小舟正在进行一场十步限时协同对弈。镜头缓缓推进,捕捉每一个细节??周野紧盯对手微表情时的专注,小舟手指在信号板上颤抖又坚定的节奏,以及当系统宣布“匹配成功”时,两人不约而同扬起的笑容。

旁白由江晚晴亲自撰写,由AI合成语音缓缓读出:

>“围棋,曾被认为是孤独者的艺术。

>但我们发现,真正的智慧,往往诞生于连接之中。

>当一个人无法听见世界,另一个人学会了用身体说话;

>当一个人看不见棋盘,另一个人开始用心跳计时。

>我们创造的不是新模式,而是唤醒了围棋最原始的精神??

>对话。

>不是人与棋盘的对话,而是人与人的对话。

>所以,请不要问这是否还是‘纯粹’的围棋。

>要问:谁才有资格定义‘纯粹’?”

视频结尾,画面切至首尔决赛的慢镜头回放:江晚晴坐在观察席上,手指轻叩膝盖,发出只有林知远能懂的“安心信号”;而他在闭眼三秒后睁开,落下一子,扭转乾坤。

字幕浮现:

**“这一手,来自一次无声的信任。”**

三天后,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,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突破千万。评论区涌来无数留言:

>“我是个自闭症青年,从小被告知‘你不适合团队合作’。看到你们的比赛,我想试试。”

>

>“我在聋校教书十年,今天第一次觉得,我的学生也能站上世界舞台。”

>

>“我不是棋手,但我懂那种‘即使你看不见我,我也相信你’的感觉??那是爱啊。”**

与此同时,质疑声也随之而来。

某知名棋评人在专栏发文:“将情感、残疾、社会议题强行植入竞技领域,是对围棋本质的背叛。难道未来要给每位棋手配心理辅导员?那和AI实时提示有何区别?”

另一派则激烈反驳:“一百年前,人们说吴清源的新布局‘破坏传统’;二十年前,AlphaGo的胜法‘不合棋理’。历史总是由‘异类’推动前进。今天你们嘲笑的‘情感支持官’,明天可能就是新一代棋圣的标配。”

舆论激辩之际,林知远始终保持沉默。直到某日深夜,他在个人微博发布一条图文:

一张照片:江晚晴伏案写作,台灯照亮她侧脸轮廓,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手语转译笔记。配文仅一句:

>“她不是我的辅助,是我的共谋。

>我们一起作弊??

>向这个世界,偷来了另一种赢法。”**

一夜之间,这句话成为热搜词条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