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笔小说网

铅笔小说网>围棋:谈恋爱哪有头衔战重要 > 212章 最后的外挂星阵战绝艺(第1页)

212章 最后的外挂星阵战绝艺(第1页)

“你们看到鹿棋圣的新闻了吗?对啊,就是那个鹿棋圣,赢过AI的那个鹿棋圣,你不是学围棋的吗?应该听说过他吧?”

“奇怪了,你平时会关注围棋方面的事情吗?”

“以前是不会啦,不过从今往后,只要。。。

林知远没有立刻打开U盘。他把它放进贴身的衣袋里,紧挨着心脏的位置。那晚回家后,他翻出旧抽屉最底层的一个铁盒,里面躺着他们第一次参加国内协同赛时用过的信号记录纸??泛黄的格子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震动频率与落子时间,边缘还残留着江晚晴指甲划过的压痕。他将U盘轻轻放入盒中,合上盖子,像封存一段尚未终结的史诗。

第二天清晨,阳光穿透窗帘缝隙洒在地板上,形成一道斜斜的光桥。林知远坐在棋盘前,独自摆起首尔决赛那一局的复盘。白67飞压,黑68跳起反击,紧接着是他闭眼三秒后的白69断??那一手如今已被无数棋评称为“心跳之手”。他反复推演后续变化,却发现无论怎么走,只要缺少那个来自观察席的节奏信号,整个局面的平衡就会崩塌。这盘棋从不是他一个人下的,甚至不能说是两个人下的,而是两种感知方式在极限状态下达成的一次共振。

手机响了,是周野母亲打来的。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:“林老师,小舟昨天晚上做了个梦,梦见她和周野一起站在领奖台上,台下全是听不见掌声的孩子。”她顿了顿,“她说,那是‘我们的棋’。”

林知远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,忽然明白过来:他们正在建造的,不只是一个训练体系,而是一种新的文明语法??在这里,缺陷不再是被弥补的东西,而是构成语言本身的音节;差异不是障碍,而是对话得以发生的前提。

当天下午,“多元感知棋院”设计方案初稿出炉。建筑师以“声波涟漪”为灵感,将主对局厅设计成环形阶梯结构,地面采用压电材料,能将每一次落子转化为可感知的振动波,向外扩散。墙壁则覆盖柔性光电膜,根据棋局节奏变换色彩与明暗,视障者可通过光影流动判断局势缓急。更关键的是,整座建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“中心舞台”,所有座位围绕棋盘呈放射状分布,确保每位参与者都处于“对话半径”之内。

江晚晴看完图纸后,在电子文档边缘批注了一句:“这不是赛场,是共鸣腔。”

筹备进入快轨的同时,质疑声也愈发尖锐。某国际围棋论坛发起投票:“是否应允许非职业棋手担任协作者?”结果两极分化严重。支持方认为这是智力运动民主化的里程碑,反对方则嘲讽道:“照此下去,下一届头衔战该让宠物狗当心理顾问了吧?”

林知远依旧沉默。直到一次公开讲座上,有位老棋迷站起来质问:“你们这样改规则,不怕毁了围棋的纯粹性吗?”

他站起身,走到台前,声音平静:“您说的‘纯粹’,是指一千年前唐代国手们用木棋盘、石棋子对弈时的状态吗?还是指二十年前没有AI辅助分析的时代?或者……是您少年时在巷口槐树下与邻居大爷手谈的记忆?”

观众席安静下来。

“其实我们从未拥有过所谓‘纯粹’的围棋。”他继续说,“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它。吴清源打破定式,被称为‘破坏王’;聂卫平擂台赛力挽狂澜,有人说他靠的是民族情绪而非棋艺;AlphaGo下出点三三,全世界惊呼‘不合常理’。可今天,这些都被写进了教科书。”

他停顿片刻,目光扫过全场。

“我们现在做的,不过是把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’也列为一种合法的棋力要素。如果这叫不纯粹,那我宁愿承认??我们从来就没‘纯粹’过。但我们真实。”

掌声如潮水般涌来。

当晚,他终于打开了江晚晴给他的U盘。视频第一段拍摄于首尔赛后凌晨两点的酒店房间,灯光昏黄,她的脸有些疲惫,但眼神明亮。

“今天赢了。”她对着镜头轻声说,手语同步比划,“可我一直在想,如果我在关键时刻发错了信号怎么办?如果林知远因为我而输了呢?这种恐惧像影子一样跟着我。但当我看到他在闭眼前点头的那一瞬,我知道??他已经接受了我所有的不确定。包括我的聋,我的焦虑,我的不完美。”

画面切换到三个月后的一次内部测试赛。她坐在观察席上,手指微微颤抖。

“今天模拟对抗中,我漏判了一次对手的情绪波动。林知远差点走进陷阱。事后他说没关系,可我能感觉到他的呼吸变浅了。那一刻我很害怕……怕自己成了他的负担。但后来我想通了。真正的协同,不该建立在‘完美配合’上,而是在‘共同犯错’后还能继续前行的能力。”

最后一段录于一周前,背景是杭州基地的教室。窗外雨丝飘摇,她在镜头前静静坐了很久才开口。

“有时候我会幻想未来的某一天,有个戴助听器的小女孩指着电视里的比赛说:‘那个阿姨听不见,但她也能下棋!’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,我不在乎世人怎么评价这套规则是不是‘正统’。因为我知道,有一个孩子因此敢抬头看世界了。”

视频结束,屏幕陷入黑暗。林知远坐在电脑前,久久未动。泪水无声滑落,滴在键盘上,溅起微不可察的声响。

第二天,他召集全体团队成员开会。所有人到场后,他拿出那个铁盒,取出U盘插进投影仪。

“这是我们项目的灵魂文件。”他说,“从今天起,每一位加入‘棋心计划’的人,都要先看完这段视频再决定是否留下。”

没有人离开。

两周后,首批韩国交流生抵达杭州。五名青少年中,有两名听障学生、一名自闭谱系少年、一名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女孩,以及一位因脑瘫导致肢体协调困难的男孩。他们的带队教练朴正焕曾是韩国国家队陪练,退役后投身特殊教育。见面会上,他郑重鞠躬:“崔承宇先生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:‘围棋的未来不在胜负,而在共感。’我们愿追随这句话而来。”

训练第一天,安排了一场中韩混合编组对抗赛。中方派出周野与小舟组合,韩方则是听障少年金敏浩与ADHD女孩李秀珍搭档。规则沿用“沉默中的对话”模式,但增加了实时压力监测系统,用于评估协作者间的情绪同步指数。

比赛进行到第七步时,意外发生。金敏浩因无法准确解读李秀珍的信号节奏,连续发送错误回应,导致系统判定超时。他猛地站起身,脸色涨红,双手剧烈抖动??这是典型的情绪崩溃前兆。

就在此时,周野突然摘下自己的触觉信号板,放在两人中间,然后用手语缓慢打出一句话:“我也经常搞砸。我们一起重来。”

全场寂静。

李秀珍深吸一口气,伸手握住金敏浩的手腕,将自己的脉搏贴在他掌心。几秒钟后,金敏浩渐渐平静下来。他们重新坐回位置,请求重启比赛。

这一次,他们的第十步完全一致。系统提示音响起时,不仅是现场,连远程观看直播的韩国棋院会议室都爆发出掌声。

赛后复盘环节,林知远问李秀珍:“你是怎么让他冷静下来的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恐怖女主播
吞鬼的女孩恐怖女主播
...
借命风水师
一品江南借命风水师
...

最新标签